平凡與驚奇--詹偉雄
常常,我們走進一家商店,把玩著一項讓眼睛忍不住驚艷的商品,驚呼:「這是誰設計的?」但更常常地,我們隨手開了一個利樂包、拆了一個迴紋針、扔了一根棉花棒,卻毫不追問,甚至毫不好奇「誰設計了它?」會有如此大的差別,關鍵在於這個商品的供給「數量」與「頻率」。街頭巷尾到處可見、百元鈔票即可買得一串的商品,很難引起眼球的好奇,因為它帶著那種人們最欲逃避的「日常性」(routinist)。在「日常生活」裡,人們知道「明天又將重複今天」,但卻又因種種關係的宿命牽絆,難以掙脫這種循環,當你一而再、再而三地無法創造新鮮事,人因而覺得生命千篇一律、乏味與困頓;連帶地,日常生活裡這些常見的物質,也成為你千方百計想逃避、或視而不見的符號對象。「渴望新奇」,是「現代人」的基本人格特質之一,有著特殊來歷。「現代社會」和「前現代社會」最大的區別,即是人類首度脫離宗教與傳統主導的舊生活,進入人類理性主宰的新世界,「人」第一次成為歷史的主體,人類的所有行為,不再是用來「再現」(represent)上帝或神君的意志,而是表現人自己的想望與企圖。這趟發生在兩百多年前西歐的轉折──歷史學家稱之為「啟蒙運動」──催生了後來眾多現代生活的風貌特質(例如「民主」、「城市」、「貨幣」、「國家」、「工業革命」等),但啟蒙運動也帶來了一種獨屬於現代人的「精神嚮往」──某種相信並追求「明天會更好」的進步主義人生觀,人透過宰制自然來創新事物,不但變成一種倫理學上的可欲之事,而且能打破慣例、塑造潮流、創造驚奇的「創新者」,往往得而成為社會的英雄,人們對這種人物冠以「天才」(genius)的稱號,崇拜之、讚賞之,因為在他的身上,體現出人的精神力量之超凡越聖。「現代人」的另一個基本人格是「經濟性」,也就是追求「最佳理性化操作」的意圖,每當一個石破天驚的創新發明出現,很快就會有人將之改良成為可複製生產的方法,以求得最大經濟報酬,這種理性化的過程,最常見的就是「標準操作流程」(SOP)的建立──透過重複某種生產工序,來達到最大產能與最低成本,因此我們也可以稱它是一種「例行化」(routinization)。一般人並不會太喜歡公事公辦、按表操課的例行化,因為它們缺少新奇與激動人心的力量(它們在多年前曾經有過),但社會的運作卻缺它們不可,想想看:停電、停水之時,你會多懷念有電、有水的日子?我們或許可以這麼說:現代人的生活,其實是一種踩踏在「老天才心血」例行化成果上、而同時卻企盼享有「新天才產出」的永恆焦慮過程。透過消費,人們同時在天才設計發明的產品和自己慧眼獨具打造的生活風格間,窺見人類無限創造、自我證成的存在感。從十八世紀開始,時尚設計師、時尚紳士(dandy)與淑女名媛,透過展示前衛的服裝與新穎日用品,凝聚城市人的目光,到了工業生產效率大躍進的二十世紀,各類產品設計師、建築師、造型師開始成為創造驚奇的新主角,到了二十一世紀,沒有經過「設計」此一流程的商品,幾乎已經跟市場絕緣,當然,也逐漸地──「設計」變成了一件「為驚奇而創造驚奇」的例行化事業,石破天驚的設計案愈來愈少,大部分的設計作品只能在一時的視覺流行之後,快速的銷聲匿跡,當今手機的時尚化,就是最佳的例子──百分之九十的手機告別江湖之時,百分之九十的消費者不覺得它曾在江湖行走過。這時候,人們如果還想創作偉大設計,也許該另走蹊徑,也就是向著那些經過漫長日常歲月洗禮、凝聚多少顧客使用意見、材料與價格比值早已恰恰好的「例行化設計」中,去發掘人性與物質關係的各種偉大線索。紐約現代美術館(MoMA)舉辦〈Humble Masterpieces〉展覽,並出版你眼前的這本小書,詳述一百件「謙遜設計」之物的來歷,為的,或就是想提出這樣的一種反思性主張,把人們從對「驚世駭俗」之物的視覺性追求中,拉回到一種「心靈咀嚼」的物質哲學層次,但即便如此,要讓這些日常器物煥發出一種新光采,你還是得提出一些新主張來,才不會引人沉悶,紐約現代美術館請來攝影師佛蘭契斯卡•默斯托(Francesco Mosto)拍攝這批尋常之物的大特寫照片,確實達到了某種「驚異」的效果──當你由一隻螞蟻的眼睛來看一根迴紋針時,迴紋針就已脫離日常事物的單調與無聊,而成為了一件雕刻作品。有了這麼幾層的理解,這本小書因而不只是一個愉快的閱讀體驗,更可以啟動你對日常生活體驗的辨證思考──到底是不凡的事物吸引你,還是對平凡的事物之不凡論述,吸引了你?